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wenty‐five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cluding 13 newly isolated markers and 12 existing cross‐species marker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141 individuals from three cultured stocks of northern sheatfish, Silurus soldatovi, in Chin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Heilongjiang (H), Tongerpu (T) and Liaoning (L). Allelic richness, expected and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among 25 loci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mean Ae, Ho and He were estimated in three stocks. In low polymorphic locus HLJcf19 and HLJcf38, most individuals in all three stocks were homozygous and had only one same allele, while only few heterozygous individuals had the other allele in one certain stock. And all the three stocks showed excess of heterozygotes, because of significant negative FIS values. Genetic distance, UPGMA dendrogram, as well as structure analysis, all indicated that Stock H and L were closer among three stock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ough all stocks had no reduction in recent time, their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o the ideal value.  相似文献   
2.
辽河鲇种群生殖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辽河流域鲇种群生殖适应性,即个体生殖力及其调节机制、生殖过程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鲇个体生殖力低于鲤科鱼类而与乌鳢和胡子鲇相近,卵质优于鲤科鱼类;鲇产卵期长,有利于亲鱼充分利产卵场和仔鱼利用铒料资源;产卵后卵巢内有大量的卵母细胞残留是对不稳定生殖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3.
朱杰  郭海燕  蒋伟 《水产养殖》2011,32(4):24-27
在(26+1)℃水温条件下以苏氏圆腹为父本,南方大口鲶为母本采用干法授精进行杂交,用双筒显微镜对其子一代的胚胎发育过程续跟综观察。结果显示:两者杂交受精率80%,胚胎畸形率72%,孵化率22.4%,整个胚胎发育历时26h35min,其发育过程与其父本、母本基本一致。杂交种既有父本的特征,又有母本的特征,说明绝非单性生殖。  相似文献   
4.
对怀头鲇(♀)与兰州鲇(♂)的杂交F1人工养殖条件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2 ̄25℃条件下,平均体长(2.75±0.16)cm、平均体重(0.36±0.06)g的杂交F1幼鱼经过100d培育后,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28.56±3.26)cm和(193.33±59.50)g。体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3131t+1.4389,R2=0.9178;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0.0159L2.7664,R2=0.9148。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159L2.7664,R2=0.9963,其中b值接近于3,怀头鲇和兰州鲇的杂交F1幼鱼为等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与全长生长速度相近。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3个兰州鲇群体,即野生兰州鲇(WS)、兰州鲇亲本(Qs)、人工繁育鲇子一代(ZS),共56尾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运用MEGA 4.0、DNASP等软件对样本的968 bp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7种单倍型、99个变异位点,其中有93个是多态位点(包含74个简约信息位点),总变...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对饲料钙、磷的适宜需要量,选取总能、钙、粗蛋白质、非植酸磷、赖氨酸5个因素作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各设6个水平,钙为0.50%~1.34%,非植酸磷为0.50%~1.00%,采用均匀设计法U*6(64)设计6种配合饲料,饲喂体质量为(170±5)g的黄河鲇幼鱼,分别记为A、B、C、D、E、F组,饲养时间为60 d。试验结束后,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和肝脏RNA/DNA值、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通过降维分析和优化求解,分析研究黄河鲇幼鱼对饲料中钙和非植酸磷的适宜需要量。结果表明:C组(钙0.56%、非植酸磷0.60%)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肌肉RNA/DNA最高,分别为84.83%、1.02%和2.98,肠、肝、胃中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53%、66.76%、51.52%;随着饲料中钙、非植酸磷含量的增加,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和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饲料中钙和非植酸磷含量对黄河鲇幼鱼生长、蛋白质合成能力、饲料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影响明显,黄河鲇幼鱼对饲料中钙的适宜需要量为0.54%,对非植酸磷的适宜需要量为0.50%~0.53%。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采自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鳃上之寄生鲶盘虫1新种,定名为拟凶恶鲶盘虫Silurodiscoidesparasotisp.nov.。其后固着器由2对中央大钩和7对发育不完全的雏形边缘小钩组成;雄性交接器由弯曲似长号状交接管和“6”字形片状支持器组成。并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南方大口鲶苗期鲶盘虫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安全浓度混合的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和锰(Mn)在鲇鱼(Silnrus asotus)组织中短期的积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微量元素在鲇鱼体内不同组织的积累分布不同,Fe和Mn在鲇鱼的肝脏中有极显著积累(P0.01),在肌肉和鳃中的积累并不显著。Cu和Zn的含量暴露期间在鱼体各组织中无明显的积累。不同微量元素在鲇鱼体内的积累分布与不同组织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采自贵州都柳江的鲇鱼、斑鳠各39尾个体为样品,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了这两种鱼类线粒体DNA D-loop的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获得了鲇鱼、斑鳠D-loop 5′端长度分别为544~545bp、546~547bp的DNA序列,并分别检测到58、15个变异位点。同时,识别了该2种鱼类D-loop终止序列区和中央保守区的核心序列,在中央保守区之后均有一个Poly-T结构。都柳江鲇鱼、斑鳠种群D-loop序列中,分别有51、12个多态位点,并分别定义了11、8种单倍型。都柳江鲇鱼、斑鳠种群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772、0.02301、12.451和0.331、0.00131、0.714。目前,都柳江鲇鱼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种质价值和保护前景;斑鳠种群遗传多样性贫乏,保护和恢复该种群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生长性状相关基因,运用RT-PCR、TA克隆和核酸测序等技术对兰州鲇MyoD基因的CDS区及全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兰州鲇MyoD基因的完整CDS区序列810 bp(Gen Bank登录号:KT277551)及MyoD基因全序列1 210 bp(Gen Bank登录号:KT339175),包括部分5'端63 bp和3'端58 bp;ORF区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外显子长度分别为510 bp、80 bp和220 bp,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56 bp和123 bp,编码2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可溶酸性蛋白质;预测亚细胞定位MyoD主要分布于细胞核(56.5%),MyoD二聚体结构是一个螺旋-环-螺旋(b HLH)。基于12种鱼类MyoD基因CD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及编码区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yoD基因编码区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且兰州鲇MyoD与斑点叉尾、白鲶鱼、蓝鲶鱼之间存在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